提到“生理期”,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女性的月经。但你知道吗?男人也有属于自己的“生理周期”!
别误会,他们不会流血,但会经历一个由内而外的情绪和状态波动。如果你的他有时莫名地情绪低落、沉默寡言、烦躁易怒,别急着给他扣上“不爱你了”的帽子,也许他只是正处于自己的“那几天”。
首先,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概念:男性的“生理期”与女性有本质不同。
女性:
由雌激素、孕激素等主导,有明确的子宫内膜脱落(出血)的生理现象,周期规律。
男性:
主要由睾酮(雄激素)水平波动所驱动,更多体现在情绪、心智和体能状态的周期性变化,且个体差异大,边界模糊。
所以,男性的“生理期”更像是一种 “生物节律”或“心理周期” 。
男性“大姨夫”的学名为“男性易怒综合症”。男性生理期一般是28天为一个周期。
在这个周期内,男性会出现明显的心理低潮,感觉情绪特别低落,同时会有免疫力下降、食欲不振以及性需求下降等表现。
引起男性生理期出现的诱因目前尚不明确,可能和男性体内睾酮、肾上腺素、甲状腺素等特定激素分泌量下降相关,每个周期男性身上的这些激素都会出现失衡,继而导致男性来“大姨夫”。
身体出现4个异常
说明“姨报到了01情绪上的“阴雨天”
莫名地烦躁、焦虑、易怒,一点小事就能点燃怒火。
陷入沉默寡言,喜欢独处,不想沟通,显得心事重重。
情绪低落,甚至有些抑郁、自卑,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
感觉浑身乏力、无精打采,做事效率低下。
睡眠变差,要么失眠,要么嗜睡。
可能出现头晕、口干、便秘等小毛病。
处于生理期的男性,体内各项激素分泌都不太稳定,睾酮分泌也会很大程度减少,会让男性对于性的兴趣下降至最低点。
注意力不集中,反应变得迟钝,容易犯错。
变得犹豫不决,平时果断的人也可能选择困难。
幕后推手
科学研究发现,男性体内的睾酮水平会以秒、小时、天、季节为单位波动。其中,以月为单位的周期性波动,是导致男性“生理期”现象的核心原因。睾酮水平降低时,就容易出现上述的低谷状态。
生物节律与压力应激
人体自身的生物钟(生物节律)会影响情绪和体能。
当工作、生活压力过大时,身体会分泌大量皮质醇(压力激素),这会抑制睾酮的产生,从而诱发或加剧“生理期”症状。
心理状态的“投射”
对自我成就、社会地位、家庭责任的焦虑和反思,也会以周期性的方式浮现出来,影响状态。
在生期期间
男性需要注意哪些问题
规律作息:保证充足睡眠,避免熬夜,有助于稳定激素水平。
适度运动:如散步、跑步、瑜伽等,可促进血液循环,缓解压力,提升内啡肽分泌,改善情绪。
饮食均衡:增加富含锌、镁、硒的食物(如生蚝、南瓜子、黑巧克力),避免高糖、高脂肪食物,减少激素波动。
呼吸放松法:尝试“4-7-8呼吸法”(吸气4秒、屏气7秒、呼气8 秒),帮助快速缓解焦虑。
培养兴趣爱好:如钓鱼、绘画、听音乐等,转移注意力,释放压力,提升多巴胺分泌。
激素检测:若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(如持续低落超2周),建议就医检测睾酮水平,排查激素失衡或潜在疾病。
药物治疗:在医生指导下,针对睾酮缺乏等问题可能需补充激素或使用调节情绪的药物。
温馨提示:男性“生理期”一般无需特殊治疗,多数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缓解。若出现晨勃消失、勃起困难、体毛脱落等异常,或情绪问题严重影响生活,应及时就医,排除病理因素。